(經濟觀察)開放潮湧海南自貿港!

1165712_0

(經濟觀察)開放潮湧海南自貿港 中新社海口。(圖/駱雲飛拍攝 彭可翻拍)

【記者 彭可/綜合報導】海南省瑪格麗娜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瑪麗娜(Kuryn Maryna)最近忙得不可開交,籌辦了中俄貿易專題洽談會,為俄語國家的企業與海南的企業合作搭建橋樑。“本週還要接待來自俄羅斯的客人,他們計劃在海南的旅遊業和教育行業進行投資。”

(經濟觀察)開放潮湧海南自貿港 中新社海口。(圖/駱雲飛拍攝 彭可翻拍)

海南自貿港目前已經實施了一系列開放政策,包括59個國家的免簽入境和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等,這些政策讓中外企業家充滿期待。瑪麗娜於21日告訴記者,俄語國家的客商可以免簽入境展開經貿活動,而零關稅及加工增值免關稅的政策亦十分具有吸引力。

自2018年開始建設具有許多特色的自由貿易港以來,海南省已經實施了以“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以及資料安全有序流動”等為主的開放措施,外向型經濟的活力因此迸發。

官方統計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海南已經擁有外資企業10604戶,同比增長15.64%,投資海南的國家(地區)數量已由2018年的43個增至目前的176個。今年上半年,海南的入境和出境外國人次同比增長了48%,而有85個國家的公民可持普通護照免簽來瓊。

今年以來,海南從實施藥品及醫療器械的“零關稅”政策,到落地國內首個跨境租賃專案,進一步展現了加速與國際接軌的意願。海南以更大幅度的開放姿態推進各種政策,從跨國公司的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到跨境資產管理試點,開放的大門不斷向國際敞開。

(經濟觀察)開放潮湧海南自貿港 中新社海口。(圖/駱雲飛拍攝 彭可翻拍)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簡稱“樂城先行區”),被譽為中國的“醫療特區”,在此實施的自貿港藥品及醫療器械的“零關稅”政策,使得國際優質的藥品及器械更快進入中國市場。最近,瑞士索諾瓦集團的子公司在樂城先行區正式開業,並釋出了全新的人工耳蝸產品。“在這裡設立子公司,是企業加速全球創新資源匯聚的關鍵戰略舉措,”索諾瓦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方芳表示,樂城先行區具有“特許準入”和“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企業藉此能以海南為支點,快速將全球前沿的聽力技術和解決方案帶給中國使用者。

安永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黃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海南自貿港的開放政策致力於系統性的制度創新與多層次的產業佈局,這些措施正在吸引全球資本與產業鏈的集聚,形成“政策紅利—產業升級—投資虹吸”的良性迴圈。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正是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著力點。自2019年以來,海南已經推出20批166項制度創新案例,涵蓋臨時仲裁製度及航空器維修免關稅服務新模式等,進一步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目前,海南在金融、教育、文化等20多個領域也放寬了市場准入限制。

海南自貿港的重點園區——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資訊產業園內,海南鄧白氏資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為相關企業處理資料。這家外資企業於今年2月獲得了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的試點批復,成為海南擴大數字領域對外開放的受益者。

“這標誌著企業可以開展資訊服務業務,鄧白氏全球供應鏈評價網隨即上線,目前已收錄展示境內超過2.1萬家企業的檔案資訊。”海南鄧白氏資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企業接下來將加大對各領域供應鏈領頭企業的招募和檔案整理,促進企業間的相互評價,提升供應鏈的效能與效率。

今年被視為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及擴大開放之年,海南省正在加緊推進自貿港核心政策的落地。(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海南具備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的條件,有望形成一套高度開放的市場准入規則體系,並透過對東盟、中東等重點區域實行全面的單邊開放,成為中國單邊開放的前沿陣地。中新社海口7月22日電 (記者 王子謙)